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铁甲雄风今犹在安保线上一老兵—内蒙古一机集团原公安处处长王文正访谈

王文正:1936年出生,原籍天津市宝坻区新安镇人,自幼在内蒙古赤峰上学,1956年支援国防建设,由赤峰县政府来到内蒙古一机厂工作。在工厂筹建中任训练班干事、保卫处内勤。1975年调十分厂任政治处主任,1976年回总厂搞清查落实政策,1978年任保卫处副处长,1982年任处长、党总支书记。1985年改建公安处,任公安处长、党委书记、厂纪委委员(武装部、地震办等规划管辖),1997年10月退休。

个人的奋斗离不开企业发展的沃土。正是无数像王文正这样的热血青年把自己的梦想融入这个行业,正是一代代后人执着坚韧地接续延伸,才有了内蒙古一机集团今天之荣光。多少年来,作为国家唯一的主战坦克科研、试验、生产基地的内蒙古一机集团,到处是那些老前辈们将个人的理想与信念紧紧联系在一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与奉献,进而实现企业安定团结、发展壮大的感人故事。

王文正与工友们合影留念

记者:

在那样的年代,作为一名受人羡慕的县政府工作人员,您为什么要选择塞外包头一个军工企业的保卫工作岗位?

王文正:

人们都知道,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人们,作为一名热血青年,都有一个“好男儿志在四方,炼红心扎根边疆”的雄心壮志,都怀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去拼搏,要去希望的田野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956年,正赶上全国青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支援边疆建设,下放到农村、工厂去学习、劳动、锻炼,我也同样要求到内蒙古包头参加军工厂的建设,被分配到内蒙古一机厂八分厂开始劳动锻炼。由于自己不怕苦,不怕累,总有一种永不服输的干劲,到年底我被选调到保卫处工作,这一干就是19年。在这19年工作中,最为难忘的事就是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所在的保卫科科长一级全部被抓起来了,当时每个人都担忧被列为“重点”人物接受组织调查……直到1976年9月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又被调到十分厂,全面负责政治保卫工作。同时,以“查办”和稳定工作为重点,1978年又调任工厂总部保卫处任副处长,开始了我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保卫生涯。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全面负责一机厂的保卫工作,这一干就是19个春夏冬秋。

记者:

在您做保卫工作的生涯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作为一名保卫企业生产和安全的负责人,最让您难忘的感人事件是哪些?

王文正:

那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也就是1959年的夏天。当时我国在苏联帮助下,于1958年12月25日建成了59式坦克生产线,并在生产线上试制生产出第一辆坦克,宣告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坦克的历史,但要批量生产尚不具备成熟的条件。所以,当1959年为了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阅兵,上级指示我厂要为阅兵生产坦克时,我们厂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还很多,为了保证完成阅兵产品任务,工厂专门集中技术力量,成立了科研攻关组。

在阅兵坦克研制和试制过程中,按照有关领导的指示,我全面负责研制试验的保卫工作,成立了一个由我带着10多名年轻人组成的保卫安全小组。我们也同科技人员一样,投入这次责任重大、影响力深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产品研制工作中。

当时生产的阅兵中重型坦克(59式)必须进行全面毁灭性试验,为了确保试验成功,我们成立了安全保卫组,积极配合试验科技人员。那时,由于交通工具缺乏,整个工厂只有4辆汽车,而且都是苏联制造。在这种情况下,工厂为了配合这次试验,专门给我们配备了一台苏联制造的华莎汽车,负责从工厂到试验场这段距离的人员输送。经过我们精心准备,首台试验工作有条不紊、按节点进行着。由于受资源匮乏条件所限,试验主要依靠炸药起爆来完成,地点选在靶场附近的某地做这次毁灭性试验。在试验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发射到40多公里远的弹壳找到,取样完成后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再到热区、寒区做试验。就这样,我们通过20多天的努力工作,积极配合科技人员,圆满完成了试验任务,为下一代实验任务按时完成提供了保证,也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赞誉。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华协议,撤走支援我们工厂的专家,中断了为我们供应的坦克装甲钢等原材料,再加上我国出现了自然灾害,造成暂时困难,严重影响了我国国防建设的进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有志气,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到1962年,国家经济建设开始复苏。为了加快国防建设和坦克研制进程,国家要求我们集中力量,在已建成的坦克生产线上,克服困难,靠自己的力量,自行设计制造出为中国人争气的中重型69式坦克。

在苏联59式坦克的基础上,我们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终于在1969年设计制造出了真正属于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代69式中重型坦克。

王文正与厂领导合影留念

记者:

在您担任领导期间,是否遇到过突发事件的发生,又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王文正:

事情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那时正在“文革”期间,为了使军工生产不受影响,党中央对我们军工厂实行了军事管制,工厂成立了军管会。这期间也是国防建设全面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刻,一机厂作为坦克总装工厂,生产经营也同样进入紧张阶段。由于管理上存在缺陷、规章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一天晚上,军管会办公楼突然着火,当时火势蔓延迅速,地面都被烧裂了,办公室的桌椅、文具柜、材料等被全部烧光。为了尽量减少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我们一方面做好保卫工作,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工厂生产经营工作,在没有办公设施的情况下,自己动手,利用废旧包装箱做桌椅。在大家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下,在有限时间内消除了这次火灾事故带来的影响,保证了工厂正常生产经营秩序。1992年10月30日,一机厂两名上夜班的职工被杀害在工作岗位,这也是30多年来罕见的杀人案件。人命关天,作为保卫部门,我们立即配合地方相关部门投入侦查,时任包头市市长王凤岐、市公安局局长武爱忠要求一周内必须破案,我作为保卫部门的负责人,身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大。在那些不眠夜晚,我们一同与侦查人员进行周密研究、调查取证,最终使犯罪嫌疑人武××在铁的事实面前,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和经过,使案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侦破,消除了人们的恐惧心理和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工人们在吊装坦克炮塔

记者:

在您负责保卫工作期间,为了保证工厂生产经营秩序和国防建设,您负责接待了哪些中央领导?对您有影响的是哪些?

王文正:

20世纪60年代仲夏,当时我厂正处于大干快上的关键时刻。那时职工都是步行上下班,中午12点是下班高峰期,正在这个时刻,国家领导人叶剑英来工厂视察,刚从四分厂热处理车间走出来后,下班职工一下子围过去,将叶剑英围了个水泄不通。看到这种情景,叶剑英急忙下车与职工一一握手,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才到了办公楼后面的中间道,最后缓慢地从西门离开。还有就是1979年,时任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王震来厂视察,在一楼会议室接待之后,需要到俱乐部做当前形势任务报告。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够完善,也没有做过这么高规格的接待工作,在临近开会的前五分钟,俱乐部突然停电,场地一片漆黑,所有人顿时紧张起来……突遇这种特殊时刻,为了不影响形势报告如期进行,我们保卫处及时挑选了四个负责任的年轻人,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从九分厂泵房(现一机口腔医院原址)临时拉线到俱乐部(现一机文化宫),就在首长正式做报告前,我们接通了电源,保证了形势报告如期进行。在我负责的安全保卫工作中,共接待了20多位国家领导人,其中有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夫妇、邓小平、彭德怀、聂荣臻、乌兰夫以及杜聿明。还有毛泽东主席次子毛岸青、邵华夫妇等。我高质量地完成了工厂交办的安全保卫任务。我所做的这一切工作,也为工厂日后的安全保卫工作积累了经验,而这一切都是服从国家的需求,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为公司在安全保卫工作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采访手记:在王老家中有一本特制的相册,里面记载了他工作的丰富历程。还有各类证章和证件,是他向党递交的合格答卷,也是他一生为国防建设事业奋斗的真实记录。(记者:赵德忠、王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