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兵工征途铁甲情—原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范祖芳访谈

范祖芳:1929 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44 年进入上海私营大来油墨厂做学徒、当工人。1951 年 1 月到军事干校参军学习,预科结业后分配到北京装甲兵第一中心工厂(即 618 厂的前身)学习坦克修理,同年 10 月在 618 厂集体转业工作,此后曾任描图员、技术员等职,并于 1952 年入党。1956 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6 年服从组织分配,从北京调往内蒙古包头市617 厂(即一机集团公司),工作近 30 年。先后任主任工艺员、车间主任、生产处长、分厂党委书记、总厂副总工程师、党委书记等职,参与并领导了我国第一台坦克研制、生产的全过程。1985—1990 年任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联系采访事宜是从打电话开始的,接电话的阿姨显然是范老的爱人,我们说明意图后,阿姨在电话那头轻声催促“:老范,快来,是咱们厂的电话……”是的,虽然范祖芳的职业生涯定格在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居住在远离一机社区的包头市老干部院,但近30 年在一机集团奋战的兵工基因早已融入他和家人的血脉,化为潜意识的行动和语言。所以,我们的采访还没开始,一句“咱们厂”就浸透着一机人之间天然的亲切感。

记 者:

范书记,您 1956 年 10 月来到一机厂,一直到 1961 年都在三分厂工作,岗位也从技术室主任到副书记,这期间,您亲身见证并参与领导了中国首台坦克的研制、生产全过程,这是一段非凡的经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范祖芳:

共和国起步时的“家底”就是一穷二白。当时,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 7%,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数的纺织业。毛主席曾感叹,我们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同时,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没有远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封锁者宣称“共产党政府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这就是新中国成立时严酷的国际环境。中国人民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于是我们包头内蒙古一机坦克制造厂就由中央列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建设项目。

国家一声号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人、干部、转业军人、工程技术人员、青年学生唱着“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的嘹亮歌声,汇成了建设中国人自己的坦克基地的兵工大军,人们顶风冒雪、风餐露宿、日夜奋战,为了使兵工厂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大家把工厂建设、设备安装、生产准备和主战坦克的试制同时进行,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到处都是劳动的大军,整个建筑工地就像沸腾的海洋,人们用最短的时间在包头这个荒芜边陲的沙滩上建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崭新的大型军工城,开创了我国军工事业的壮举,谱写了中国兵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篇章。

1958 年,中央决定在新中国成立 10 周年时举行盛大的阅兵,向全世界展示新中国 10 年来的巨大成就。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既创造了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也承受着百余年山河破碎、丧权辱国的巨大痛楚,也没有哪一个民族有着如此强烈的复兴意志,这也成为我们发展道路上最强大的凝聚力。

1958 年 9 月,工厂开始的主产品试制工作是一次攀登坦克制造新高峰的突击。为了确保坦克试制任务按计划完成,工厂党委在“二万五”(即现在一机青六街坊原址)召开了 8000 人的动员大会。会议确定了“以主产品为纲,全面准备,全面检查,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在完成十大部件试制定型的基础上,保证生产 3 台主产品”的生产方针,还提出了“奋战一百天,突破试制关,人人创奇迹,出车一至三”的口号。工厂还向毛主席发了决心电。同时全厂实行了“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指挥统一化,领导干部生产化”的准军事化管理。会后,大家群情激昂,参加试制的职工纷纷向各级党组织提保证、定措施,全厂很快掀起了以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四比”劳动竞赛。

当时我负责 305 车间试制生产的技术攻关,如何用我们自己新安装的设备生产加工出合格的零部件是我们遇到的大难题。于是我昼夜在现场指挥调度,技术人员与工人们采用工序交叉的工作方法,争分夺秒抢进度。我们许多人都是四个多月吃住在车间,有的人住在车间木椅上,有的人睡在设备包装箱上,而我一直就地取材,盖着机床篷布住在炮塔里。虽然环境艰苦,但大家一门心思,一个心眼一股劲,团结一致为出车,终于在 1958 年 12 月试制出了第一台合格的炮塔部件,装出了一台“中苏友谊车”。 接着, 我们全体试制人员借鉴试制“中苏友谊车”的经验,一鼓作气开始T-54A 中型坦克十四大部件的试制工作,到 12 月 25 日就试制成功。工厂提前 8 个月完成了坦克试制任务。新中国第一辆主战坦克的试制成功,不仅填补了中国国防工业生产中的一项空白,也标志着工厂从此成为坦克制造的摇篮。

69-Ⅱ坦克经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审定荣获银质奖章,载誉归来


记 者 :

从 1961 年到 1978 年的 17 年间,您在五分厂、总厂生产处、三分厂、总厂政治部等多个岗位上得到了成长和锻炼,也见证了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工厂视察,能谈谈给您印象最深的一次吗?

范祖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1964 年 4 月 8 日,邓小平来厂视察的情景,当时我是五分厂的支部书记。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被通知有重要首长来厂视察,分厂迅速组织人做好了准备工作。不多时,六七辆轿车直接驶向四分厂,先在四分厂视察,之后通过四分厂的小侧门,邓小平直接进入了五分厂(初装车间),大家立即迎上前去。邓小平微笑着与我们一一握手,人群中的他头戴前进帽,身着灰色呢料大衣,脚穿黑色皮鞋,目光炯炯,精神矍铄,他边走边问工厂生产怎么样、正在研制什么产品、有什么困难等。来到早已布置好的长桌旁,邓小平在正中间的椅子上坐下来,随同来的彭真等领导也坐了下来,邓小平一边听取汇报,一边殷切鼓励我们广大兵工战士要“奋发图强、自力更生”。

从那之后,我们一代代一机兵工人秉承这种精神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自力更生、再创佳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1963 年 3 月 18 日,国务院军工委正式批准公司自行研制的601 号铸造装甲钢生产定型。它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家的空白,打破了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垄断和威胁,而且建立起了中国自己的坦克用钢体系,使处于危机状态的中国主战坦克生产得以正常进行。

1966 年,工厂达到年产 600 辆坦克的能力,保持与世界坦克发展同步的水平。

1974 年,工厂研制定型了中国第一代中型坦克,被命名为“69 式中型坦克”,标志着中国的主战坦克已由仿制转到了自制, 中国主战坦克制造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展示了工厂在特殊时期为国家做出的特殊贡献。

范祖芳与同事和军代表在新产品前合影

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用不长的时间紧跟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我国军事装备需求,自主研发成功一代代新型装备,不断实现着陆军装备的新突破;不是每个企业都能通过一个个项目的研制, 培养造就一大批产品科研设计、工艺技术、技术操作的技术骨干和行家里手,为公司核心能力建设和后续发展做足了人才和技术储备;更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有机会通过不断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参与国庆阅兵盛典,展我国威、壮我军威。所有这一切,我们企业通过不断地“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自我挑战、自主创新”,成就了一机兵工人的无上光荣。

范祖芳(左)为记者介绍老照片的故事

记 者 :

从 1979 年您任一机厂党委副书记到 1982 年任党委书记这一时期,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征程。作为军工企业,是如何在保军转民的同时抓好企业内部管理、实现平稳过渡的?

范祖芳: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面对国民经济和国防战略的重大调整,工厂比普通国企更为内忧外患。军品订货猛然缩减了 40%,严峻形势像当头一棒,全厂马上就陷入“无米下锅”的困境。对此,我们领导班子决定要义无反顾地按照“保军转民、军民结合”方针,广开门路,大上民品,从此开始了气势恢宏的二次创业。

1979 年 10 月,厂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提出了“打好大上民品战役,为四化立新功”的战斗口号,从此全厂全面展开大上民品的大规模战役。从立柜、沙发、台灯、写字台等小商品到钢窗、钢锭、摩托车、T-20 改装自卸车……全面开花,捷报频传。到 1980年底,全厂共开发出 50 多项民品,当年销售收入 756 万元。此后,

工厂大力推进两级民品开发,生产出了一大批具有短、平、快特色的产品,年产值很快突破亿元大关。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开办三产网点 200 多个,经营范围涉及科技、信息、广告、饮食、针织、金融等众多行业,年收入达到 6000 多万元。

同时,我和时任厂长刘作会合理分工、全面配合,把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搞整顿、学大庆”企业整顿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工厂于 1983 年结合实际开展了“远学首钢、近学六分厂”的整顿动员会,之后通过持续两年的制度完善和规范,在企业基础管理,如财务管理、计划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 1984 年底兵器工业部在四川省召开的表彰大会上获得了“五好企业”的   荣誉。

从稚嫩到成熟,从当前到长远,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乱,一机人的创业豪情也从自身约束到外部打拼,去探索那最深远、最广阔的“海域”,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干民品相继诞生。1981 年 7 月,试制成功的“大地”牌抽油杆在国内率先获得美国石油协会 API 证书,产品畅销海内外;1985 年 3 月,铁路车辆宣告诞生,同年被铁道部确定为国内第一家路外定点生产厂,从此,5 大系列 30 多个品种的铁路车辆驰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采访手记:

回首往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两个小时的采访,这位 88 岁的老人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始终保持抬头挺胸、两手紧扣膝盖的姿势,不靠沙发,没有喝水,这也许是因对火热年代兵工生涯的难忘回忆而无暇顾及,也许是一个兵工战士一生浸入血液的兵工素养。

秋风,拂动您霜染的白发; 秋阳,辉映着您奉献的勋章。

当您和您的团队唱着《ft塞曲》缔造一机伟业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他、她、他们,一代又一代“一机人”,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上,秉承着你们奉献的“基因”,续写着您“青丝不悔兵工情”的执着与热爱,成为兵工事业的骄傲。

收获的日子,让我们照张“全家福”吧,请允许后辈们站在您的身后,一起定格相同的笑容,一起定格共同的约定,那就是— 把兵工精神代代相传。(记者:王丽 王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