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自治区政府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 

7月5日,自治区政府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体情况和下一步重点工作。

会上,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高润喜介绍了我区“互联网+政务服务”总体情况。据了解,我区全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利企便民的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教育资源共享收到明显成效;持续推进“互联网+人社”,服务百姓满意度不断提升;努力促进农村牧区电商发展,农村牧区商业流通初步实现信息化;着力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群众多层次医疗需求得到不断满足;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资源交易实现阳光运行,全区上下规范、协同、高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格局初步形成。今后,我区将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民生保障为重点、以数据整合为基础、以标准规范为牵引、以集约化建设为方向,着力建设整体联动、高效惠民的“网上政府”。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发改委、经信委、卫计委、教育厅、人社厅、商务厅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 陈春艳 宋爽)

新闻发布会详情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敏锐地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地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李克强总理连续6年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构建一体化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并就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提出“六个一”“减证便民”等一系列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对我区发展信息化、推动大数据产业寄予厚望,作出重要部署。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张建民专门部署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工作,多次召开会议或到现场进行调度解决问题。

目前,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牵头建设的全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自治区政府系统办公业务平台和国家电子政务内网自治区政府管理区域工作平台(以下简称“三大平台”),自治区发改委牵头推进的全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承接“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人社”“互联网+农村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等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发力、联动运行,统筹推动全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协调发展,我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工作成效

(一)全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利企便民的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一年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牵头的“三大平台”建设已经完成。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去年12月25日已经上线测试运行,自治区政府系统办公业务平台正在逐步与自治区、盟市、旗县对接,覆盖全区三级的政府系统办公业务“工作网”基本形成,国家电子政务内网自治区政府管理区域基本建成,即将实现与国家平台的互联互通。同时,科学规划了实体政务大厅的功能设置和区域划分,明确了市场准入等7个区域,并完成35个厅局146人的选派和授权委托工作。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6月底,完成了12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与自治区平台的“网络通”,其中9个盟市平台同步实现了与自治区平台对接。

(二)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教育资源共享收到明显成效。通过推进实施“三通两平台”计划(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云服务体系架构初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得到改善,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得到优化,教育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初步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在全区推进“同频互动课堂”建设,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走进”名校名师课堂。

(三)持续推进“互联网+人社”,服务百姓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依托金保工程自治区数据大集中和一体化平台,建成了全区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卡三大系统,信息网络已延伸至全区的嘎查村,信息系统实现了全覆盖。打造立体化“人社云”服务品牌,建成了以“内蒙古12333”统一命名的门户网、微信微博等平台,面向公众开通了网上服务58项。建设“社会保障卡综合服务点”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基层网点全覆盖,社保服务村村通。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服务功能,全区所有医保统筹地区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已实现参保人员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申报备案异地就医,大大提升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努力促进农村牧区电商发展,农村牧区商业流通初步实现信息化。初步建成农村牧区电商运营体系,为农牧民提供网购网销服务。引进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京东等全国性、区域性平台,壮大县域电商经营主体,建立了美村网、品味突泉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推动本地产品触网上行,支持贫困群众电商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新建改建仓储配送中心,整合利用县域邮政、商贸流通和四通一达等现有物流资源,助推物流配送覆盖乡村,截至2018年5月底,38个示范旗县快递收件量达到1亿件以上,快递发件数为2800万件。

(五)着力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群众多层次医疗需求得到不断满足。建成覆盖131所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为百姓提供11类远程医疗服务。在全区推开分级诊疗工作,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成覆盖自治区所有盟市的医联体177个,全区103个旗县区组建了以医疗、护理、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家庭病床和特需上门医疗护理服务。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按需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等便捷服务,方便患者就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

(六)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资源交易实现阳光运行。建成上联国家、下通盟市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实现了“交易系统枢纽、公共信息载体、身份认证桥梁、行政监管依托”的功能定位。推广远程异地评标,使全区专家资源充分共享。目前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已经实现市本级与旗县的远程异地评标。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平台,行政监督、纪检监察和审计等相关部门可远程实时在线监管交易项目,形成有效的综合监督体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今年启动全区CA证书及电子签章互认工作,实现了首批乌兰察布、赤峰、兴安盟、呼伦贝尔等7个盟市中心之间的CA证书及电子签章互认,惠及投标企业达1.9万家。

二、主要措施

一是注重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自治区注重系统性、体系化谋划,编制了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总体指导意见,制定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流通”等各领域专项实施方案,构建了“1+N”文件体系,保障了标准规范、资源整合、机制创新、试点带动等各项重点工作的衔接有序、高效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将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亲自研究部署、全力加快推动,上半年布小林主席和张建民常务副主席主持召开全区“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和专项工作推进会议,明确提出将“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关键环节一起部署、一体落实、同步推动,形成了全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配合、盟市全力攻坚的“一盘棋”推进格局。

二是注重完善机制,明确职责要求。自治区不断强化常态化工作运行机制,推动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强化组织领导机制,自治区成立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工作小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强化定期调度机制,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今年以来已先后两次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全面调度,相关厅局也建立了协调调度机制。

三是注重夯实基础,推动集约建设。自治区牢牢抓住网络设施设备这一最大支撑,按照集约发展的理念,加快建设核心业务载体和数据平台。一方面不断拓宽外网连接覆盖面,努力实现“应接尽接”,目前自治区、盟市、旗县全部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正在逐步向苏木乡镇街道和社区、嘎查村延伸;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外网应用承载能力,努力实现“负荷最大化”,有效降低了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成本,缩短了建设周期,为全面实现安全可靠的网上政务服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注重规范标准,强化示范引领。自治区将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精细化、便捷化。着力推进以“八张清单”为核心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坚持转化应用,组织召开了全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和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复制推广、转化应用试点地区积累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增强试点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

五是注重督查问效,推动工作落实。自治区始终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调研、督查、考核,形成了推动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以调研促进落实,年初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小组负责同志带队深入到自治区发改委、经信委、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呼和浩特市等地开展调研,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工作建议,不断补齐工作短板。以督查推动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督查部门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督查任务,对发现的问题列入清单持续督促、限时整改,直到问题解决后销号。以考核驱动落实,自治区将各单位和地区门户网站建设与管理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范围,形成了狠抓工作落实的工作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

“互联网+政务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将围绕“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二是以民生保障为重点,不断优化人社、医疗、教育等应用水平。三是以数据整合为基础,不断促进业务协同高效运行。四是以标准规范为牵引,不断推动全区纵横向有效联动。五是以集约化建设为方向,实现门户“一张网”、背后“一个库”的目标,不断构建高效惠民的“网上政府”。

发布会期间,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高润喜,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张亚民,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张德,自治区人社厅副厅长丁飞,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尚志强,自治区卫计委副主任段毅,自治区发改委副巡视员赵钢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不少群众抱怨,一些政府部门办事需要的证明多,流程长。针对这个问题,请问有什么部署?

赵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通过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目前,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开展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向社会征集100个反映强烈的办事堵点问题,已征集40个。国家已对各堵点问题完成标准、时限等提出明确要求。自治区政府迅速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盟市各部门就每项堵点进行排查梳理。自治区政府督查室牵头各厅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就堵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已经将破解堵点工作纳入“放管服”改革和日常督办工作中,建立了工作机制和工作计划,并通过系统内部署、出台政策等具体措施切实改善群众办事体验。就现在情况看,我区破解群众办事堵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记者:我区在“互联网+教育”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张亚民:我区教育信息化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主要抓手,统筹云、网、端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区95%的中小学校实现10M以上带宽接入,中小学校园网建网率达到83%,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率达到95%,有8个盟市建成教育城域网。自治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形成教育云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同频互动课堂”建设,今年将覆盖所有农村牧区中小学,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走进”名校名师课堂。开发了蒙古语授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已完成一轮全员培训,近80%的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数字教育资源开展常态化教学。全区已有2所高校设立大数据学院,教育部批准我区10所高校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应用”专业,连续4年举办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记者:为了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基础支撑,请问自治区在优化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抓了哪些工作?

张德:自治区经信委在优化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方面,一是不断推进基础网络覆盖延伸。在盟市、旗(县、市、区)全覆盖的基础上,纵向将701个苏木、乡镇(街道)、384个嘎查、村(社区)接入了电子政务外网;横向部门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分别增加了13%、6%、10%,计算机接入数增加到13万台。二是不断完善基础资源支撑。目前,已为自治区本级35个部门托管计算存储设备862台、55个部门应用系统部署虚拟服务器1246台、116个部门承载应用系统643个、存储数据达600T;为满足部门业务需求,现正在实施“一平台两中心”扩容升级工程。三是加快推进基础应用。年初完成了自治区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与国家平台的互联互通;6月底完成了12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与自治区平台“网络通”,其中9个盟市实现了“数据通”。自治区共享平台于4月15日上线试运行,目前有46个自治区本级部门接入共享平台,其中30个部门的2022项业务数据在共享交换平台进行了挂接。此外,还加强完善了电子政务外网日常管理、信息安全、预警监测、运维服务等工作。

记者: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自治区将如何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怎样才能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真正像“网购”一样方便?

高润喜: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政务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十分重视,《实施方案》指向性、操作性较强,对指导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治区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推进落实。一是高起点打造网上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自治区平台正在积极与国家和盟市平台进行对接融合,计划年底前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联动运行。当前正在结合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全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不断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实现所办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力争在年底前实现网上可办率不低于80%的目标。二是高标准优化实体政务大厅功能,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断完善自治区本级、盟市、旗县(市、区)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加快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行便民代办点向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延伸,切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并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无缝衔接,切实做到让企业和群众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三是高质量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式管理,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通过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通过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材料、精简办事环节,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原则上一次办结,最大限度地实现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集中办理,经过多方努力,力争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记者:群众对简化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程序的呼声较高,我们在简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上有什么新举措?

丁飞:为有效解决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我们利用移动互联网、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了人脸和语音等生物特征识别认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养老保险远程认证。退休人员只需登录“内蒙古12333”手机APP客户端或认证网站,通过摄像头动态核对脸部特征,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身份认证。目前,人脸识别系统已在赤峰、通辽等6个盟市以及煤炭社保系统启用,累计认证1268.7万人次,手机及网上自助认证97.9万人次,“刷脸”认证方式取得了显著效果。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远程认证服务的推广力度,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认证服务平台,努力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记者:商务厅是如何把农村牧区工作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尚志强:为推动我区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健康发展,自治区商务厅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连续3年使五原县等38个旗县进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行列,其中包括22个国贫县,累计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6.1亿元。一是搭建县级运营和乡村级电商服务站,方便农牧民网购网销,助力脱贫攻坚,截至2018年5月底,38个示范县累计网络零售额达145.35亿元,是开展示范工作之前的18倍。二是整合物流资源,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问题。38个示范县建成了28个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和2242个村级服务站承担快递收发功能。截至2018年5月底,示范县快递收发量分别增长了29倍、66倍,价格平均下降40%左右。三是下力气坚持开展电商培训,促进农牧民创业增收。示范县总计培训各类人员30.16万人(次),其中培训贫困对象2.66万人,带动2.9万人创业就业,累计孵化网商4499人,为发展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奠定了人才基础。四是提高农畜产品商品化率,创建品牌。截至2018年5月底,38个示范县累计增加网销单品至5113个,比2016年6月翻了5.6倍,供应链管理体系、网络营销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记者:远程医疗对解决基层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我区目前开展得如何?

段毅: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将其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自治区政府2017年新增地方债券资金3亿元用于支持远程医疗项目,建设覆盖全区所有旗县级医院和苏木乡镇卫生院的远程医疗系统,开展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学培训等业务,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升基层及边远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推动实施分级诊疗。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要求,努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工作。2011年,我区就开展了远程会诊试点。2018年,自治区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单位,组建了自治区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131所医疗机构,初步搭建了“自治区—盟市—旗县”的三级远程医疗体系。2015以来,开展远程医疗服务18万例次,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疑难重症救治水平得到了提高,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得到缓解。

上一篇 下一篇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豆瓣0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