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花雨

(绿色●生活)一样的食材 不一样的味道

突发的疫情,大中小学生们开启了史上最长假期,上网课的同时,学习烹饪也成为很多孩子今年的“刚需”。

“不能一味地叫外卖,马上就要参加工作步入社会了,学会生活也是你们当前面临的课题。”面对家长的要求,一批孩子加入了做饭行列。

“做饭挺有意思的,几样食材,就能烹出一道美食,我喜欢。”一部分孩子在无聊的居家生活中,找到了新的兴趣点,开始钻进厨房研究厨艺。

“回家以后才发现,点个外卖实在太贵了,不如自己做来得实惠。”看着钞票像流水般地花出去,开始强迫自己做饭的也占到一定比例。

不仅大朋友做得了一日三餐,就连小学生和幼儿园里的萌娃们,在80后和90后父母的带领下,也加入了烹饪大军。对他们而言,做菜烘焙更像是做游戏。

不管出于哪种原因,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现在年轻人所做的饭食,已经与他们的父辈有很大的区别了。

父母:娃的韩餐日料,我的中国胃啊,已经受不了了

这几个月,李女士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每天下班前,姑娘都会准时告诉她,午饭吃什么,晚餐有哪些。中午寿司、晚上部队火锅,对于这样的饮食安排,李女士吃得津津有味。“我老公受不了了,觉得寿司太凉,火锅太辣,盼望着能吃上一顿馒头烩菜。”说起这些,李女士笑了,“她爸也知道,想也白想,她姑娘根本不会给他做这类饭的。”

所做饭菜偏于日韩料理或是西餐,是绝大多数居家神兽的共同选择。

医院工作的王女士因为工作繁忙,贴心的女儿经常在家做好饭等爸爸妈妈下班,幸福的王女士也因此频繁在朋友圈晒幸福:咖喱牛排饭、戚风蛋糕、可乐鸡翅、蔬菜沙拉、玉米浓汤……妈妈晒出给女儿做的饭画风大变:鸡蛋面、鲜肉包、红烧肉……

不仅女娃子们纷纷下厨练本领,男孩子们也不甘示弱,也开始了自己的厨房之旅——寿喜锅、广味豉油鸡、红烧肉、意面、煲仔饭——肉食的丰腴口感再搭配以青菜的美味饮食,在居家的日子里,他们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习惯于一日三餐吃中餐的家长们,多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让他们觉得来锅大烩菜、炒个土豆丝、鱼香肉丝,配上热腾腾的馒头、米饭,再佐一碗热汤、热粥,这样的美食吃得才熨帖、吃得才满足。而每天孩子们捧上的蔬菜沙拉、煎牛排、罗宋汤、炒年糕,总是欠那么点火候,有些许清汤寡水的味道。“美食是一种享受,更是多年生活的印迹,更有甚者是童年的回忆。”步入中年的父母们,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已长大,一边要享受着孩子们带给他们的幸福滋味,一边将吃不惯的苦恼隐藏于心。

娃们:一样的调料、一样的食材,就是不一样的味道

现在,韩女士和女儿逛超市,两人各推一个购物车。“我和女儿各买各需要的食材、调味料,回来也是各做各的美食。”看着女儿的购物车,妈妈有时候也懵圈,那些瓶瓶罐罐的,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其实就是一些很普通的食材、调料,也许妈妈用花椒面多一些,我会用胡椒粉吧,但奇怪的是做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女儿乾乾说。

“我现在给女儿灌输这样一个理念,除了学习、工作,一个人还必须要有生活,食人间烟火,照顾好自己和未来家庭的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已是大三的女儿,韩女士觉得有必要强化她的生活本领。“以后的日子不能靠点外卖过吧。”

“外卖太贵了,受不了啦!”在学校常点外卖的神兽们回家发现,原来在学校只需十几块儿、二十多一餐的简易外卖,回家后点一餐得大几十块钱,长此下去,神兽们大呼受不了,父母给的零花钱根本支撑不了几次外卖。

“不过,我们喜欢的还是和父母爱吃的有区别,可能和我们成长的环境有影响吧,我们做的饭菜偏于清淡,西餐类、日韩类的,或是快餐类的美食多一些,难怪妈妈会说我俩做的饭味道不一样呢。”说起妈妈的困惑,乾乾抿嘴乐了。

大孩子们享受着DIY美食的快乐,小孩子们也喜欢一展身手,面团可比橡皮泥好玩多了。

妙妙小朋友今年只有6岁,可美食做得像模像样。假期在家,妙妙是“主厨”,烙糖饼、做三明治、蛋黄酥,手法麻利娴熟得令人佩服。妈妈秒变迷妹,在旁边拍照片录视频,与其说是做饭,倒不如说母女俩进行的一场游戏。

新生代:吃出意境吃出健康

自从上大一的女儿放假以来,在社区卫生院工作的连芳成为朋友圈最耀眼的“明星”。

“早餐:吐司布丁:这款上层焦脆下层软嫩伴有咖啡香的布丁,有着让人惊喜的口感;薯片沙拉:椰奶口味的薯片嘎嘣一口脆,好吃到舔手指;醪糟燕麦苹果粥:醪糟燕麦苹果肉桂煮粥,一碗不够喝。”

“晚餐:芦笋培根卷:微微有些焦黄的培根,芝士裹着翠绿的芦笋,一口咬下去满口生香;非正常武汉热干面,芝麻酱浓香扑鼻,碱面劲道有嚼头,不正宗但是好吃得很,要想不缺钙多吃武汉热干面;桂花糊,湖北经典小吃,晶莹剔透黏黏的甜甜的。”

姑娘包揽的一日三餐成为连芳发圈的主要内容,清新而具有美感的图片,再配以画风相同的文字,美味与文艺范儿呼之欲出,令人心生羡慕。

“美食折射出有格调的生活”,朋友们这样评价。而对于连芳的女儿在食谱中多次提到的迷迭香,很多人闻之未闻。有朋友百度发现,迷迭香是一味中药,具有发汗、健脾、安神、止痛之功能,主治各种头痛,防止早期脱发等功效,可做茶饮、可入菜。

多日朝夕相处的居家生活中,许多家长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健康理念非常强,大鱼大肉不是他们的首选,蔬菜、水果以及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明显增加。“真是生活好了,孩子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高了,对自己的身材和健康的管理要求也强了。”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父母,看着90后、00后的生活态度,有些许羡慕。

饮食结构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吃得饱,到八十年代吃上细粮多种蔬菜,九十年代美式快餐的引进,再到21世纪的饕餮时代和舌尖上的美学,中国人的饮食已经实现了从吃饱到吃好、吃得营养的转变,向吃出意境迈进。

有数据表明,从2000年后,日本的寿司、韩国的烤肉、意大利的披萨、巴西的烤肉等外国餐饮开始进驻本地,日韩料理西餐厅层出不穷,譬如,在韩剧热潮推动下,韩餐热潮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后来的泰式饮食、台湾奶茶流行的背后也是影视剧的影响乃至国人更多走出去后的爱屋及乌。在这样大背景下生长起来的新一代,口味自然也随之发生改变。

“年轻一代在接纳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将美食文化纳入其中,对于这些变化,我们会很欣喜地接受它。”韩女士说。

而随着本土美食文化融合了各国美食的大杂烩文化,也开始与潮流画上等号,更造就了新生一代的口味之选。

“宅家经济”大行其道 米面粮油热销

疫情催生“宅家经济”大行其道,烹饪大军中新生代的异军突起,令超市原本普通的、小众的、冷门的食材成为紧俏货。

北京华联包头地区办公室主任闫燕峰是一位80后妈妈,她深切地感受到,身边的同龄人和她一样,平常不怎么下厨,疫情之后开始琢磨着自己做啥吃啥啦。“宅家的时候,我儿子要吃披萨,平时到餐饮或外卖搞定,现在居家的时间这么长,我就买好食材试着给他做。”为做好饭,闫燕峰特意下载了小红书APP,照着上面的食谱研究新菜,满足儿子的口味。“疫情期间,原本不属于畅销品的酵母和面包糠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用于西餐的黄油以及日韩料理的各式酱料也卖得都特别好。”

据包百超市对全市11家门店的统计结果显示,从2月26日—3月19日,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200万元,增幅达到15%。“最主要的生鲜食品、米面粮油、肉菜蛋奶成为销量明星产品。”北京华联包头地区四门店的统计数据表明,1月24日—5月30日,累计销售额达到13110多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00多万元,其中销量大户是蔬菜、米面、肉类和方便面。“疫情令顾客的消费趋于理性化,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卖得好,衣服鞋袜等消费品则处于下降趋势,这种状况延续至今。”闫燕峰说。

疫情期间,包百超市锅具及电饼铛、烤箱等小家电一反常态,成为销售火爆商品,营运经理马春丽认为,由于平时不开火的年轻人开始做饭,是导致此类商品大火的主要原因。

在前不久的618电商促销大战中,昆区有7家电商线上线下推出的数千种商品8.8折让利大促活动,记者注意到,活动中农畜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也受到购买者的热捧。其次,牛奶、肉干以及休闲类商品也成为热销商品。

据消费决策平台“什么值得买”发布的2020年618战报透露,今年618期间粮油、牛奶订单同比增长70%以上,生鲜订单同比增长100%。(文/图 记者 张建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