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18年前梦开始 18年后再出发

2018年,改革开放40年,我们在筹备制作改革开放40年专题,从选材、策划到制作,最终要呈现给大家的将会是一个音视频一体的网络专题。在制作专题中,有一个环节是翻阅老报纸,从1978年到2018年,整整40年的报纸。我和同事一有空就跑到报社7楼档案室翻阅报纸,翻了好几个月,一张张老报纸跃然眼前:老报纸告诉了我以前的故事;老报纸记录了我出生那几年的事儿;老报纸让我回忆起了18年前,我与包头日报的故事......

初识包头日报社,那是在18年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气派的七层办公楼。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性格内向,在班里默默无闻,没有什么特长可以让老师记住。直到有一天,我报名参加了《包头日报·教育专刊》的小记者,一切都改变了。

那个年代,不是谁都能当上小记者的,每个学校有名额,分到每个班也就那么两三个。我们班学习好的班干部理应得到了这个名额,他们胸前佩戴着塑封的小记者证,别提有多神气了。我鼓起十二分的勇气和家里说出了“我想当小记者!”这个愿望,最终,在家人的帮助下,我也报名参加了,成为《包头日报·教育专刊》小记者的一员。

小记者定期举办活动,写作文,写校园新闻,在别人看来可能微不足道到的一些事情,但是在我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成为小记者,让我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增加了我的自信心,让我从一个胆小懦弱的孩子,变成了乐观坚强的好学生。在不断的努力下,我参加了《包头日报·教育专刊》举办的“校园新闻大赛”,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次比赛,我得了小学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奖品是一大摞图书。这段经历对我的学生生涯影响很大,甚至影响了我今后的职业生涯。

再次来到包头日报社,已经是我大二的时候了。我学得是新闻专业,假期来到了《包头晚报》实习,实习开始,我才知道其实自己什么都不会。学校学到的东西,根本无法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甚至连训练许久的导语都无法自己完成。在都市报工作,时效性尤为重要,一天一期的编排频率容不得你有半点磨蹭。可是那会我连打字打不利索。经过几个假期的实习,我的采访技巧和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心感谢《包头晚报》带我实习的那些老师。

兜兜转转,2014年,我与包头日报社再次相遇。这次我去了包头新闻网工作,作为了包头日报社新媒体的一员,以前带着油墨香的名字变到了网上,心中感慨万千......

时代在前行,包头日报社也在日益发展壮大,是这个大集体把我从小记者变成真正的记者,随着包头日报社全媒体的融合发展,“黄河云”政务服务新媒体的建立,我的工作也被安排在“黄河云”平台网络问政平台,为民服务又成了我的工作重心。无论今后我们的新闻作品发布在何种载体上,我们的当记者的初衷不会改变。

18年后的我每天在这幢楼里出出进进,纵使周围高楼林立,大楼略显逊色,但这栋大楼在我心里仍然伟岸,因为他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我们仍然会肩负起我们应有的社会责任,弘扬正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记者: 刘英瑛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